查看原文
其他

诸葛亮论诸子,他自己怎么样?| 科技袁人

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2-10-07

导言:


诸葛亮最大的成就并不是政治或军事或任何一方面的才能,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,代表了一种做人做事的模式。

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怎么样?有一个有趣的评论来自——诸葛亮。他有一篇文章《论诸子》,下面我们来一句一句地介绍。


诸葛亮


“老子长于养性,不可以临危难。”这是说道家适合修身养性,但面临危急大事的时候靠不上。这个评论是十分公允的,如果人人都像老子鼓吹的那样“绝圣弃智”、“小国寡民”,那遇到大事肯定立刻崩溃了。


“商鞅长于理法,不可以从教化。”这是说法家擅长以法治国,但不擅长教育感化人民。这个评论也十分公允,商鞅自己逃亡的时候就是因为自己设置的严刑峻法被抓的,堪称历史的讽刺,从这个故事也能看出人心向背。


商鞅

“苏、张长于驰辞,不可以结盟誓。”这是说苏秦、张仪擅长游说列国,雄辩滔滔,不适合结成牢固的盟约。显然,忠诚可靠也完全不是这些纵横家的美德。


“白起长于攻取,不可以广众。”这是说白起适合攻城克地,不适合赢得人心。确实人们对白起只有敬畏,没有感怀恩德。


“子胥长于图敌,不可以谋身。”这是说伍子胥擅长图谋敌人,不擅长保全自身。跟范蠡、张良相比,这确实是伍子胥的悲剧。


伍子胥

“尾生长于守信,不可以应变。”尾生就是传说中跟女子相约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的那位,一向被作为守信的代表。守信当然是个美德,但谁也不会把尾生作为随机应变的例子。


“王嘉长于遇明君,不可以事暗主。”这是西汉的故事,王嘉是汉哀帝时候的丞相。汉哀帝宠信董贤,就是断袖的那位。王嘉多次劝谏,皇帝不听,于是王嘉自己到狱卒那里说:“幸得充备宰相,不能进贤退不肖,以是负国,死有余责。”最终不食呕血而亡。这种故事令人悲愤,不过想想诸葛亮自己,对阿斗算不算擅长“事暗主”呢?


“许子将长于明臧否,不可以养人物。”这是诸葛亮同时代的故事。许子将即许劭,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评论家,经常和堂兄许靖品评人物,号称“月旦评”。对曹操的那句著名的评价“清平之奸贼,乱世之英雄”,就是许劭说的。许子将擅长评论人物,但不擅长培养人物。当然像曹操这么有个性的人,谁也培养不了!


许劭

最后一句是:“此任长之术者也。”这就是任用人才的长处的策略。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,用一个人关键是用他的长处,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。


说到任长之术,让人想起《三国演义》里一个经典的例子,就是祢衡跟曹操的对答:


操曰:“荀彧、荀攸、郭嘉、程昱,机深智远,虽萧何、陈平不及也。张辽、许褚、李典、乐进,勇不可当,虽岑彭、马武不及也。吕虔、满宠为从事,于禁、徐晃为先锋;夏侯惇天下奇才,曹子孝世间福将。安得无人?”衡笑曰:“公言差矣!此等人物,吾尽识之:荀彧可使吊丧问疾,荀攸可使看坟守墓,程昱可使关门闭户,郭嘉可使白词念赋,张辽可使击鼓鸣金,许褚可使牧牛放马,乐进可使取状读招,李典可使传书送檄,吕虔可使磨刀铸剑,满宠可使饮酒食糟,于禁可使负版筑墙,徐晃可使屠猪杀狗;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,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。其余皆是衣架、饭囊、酒桶、肉袋耳!”


介绍完了诸葛亮的《论诸子》,我们也许会问:诸葛亮是什么家?那应该说是杂家,博采众家之长。例如百度百科对诸葛亮的描述就是: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发明家、文学家。


说到这个,又让人想起一个经典的话题,就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究竟怎么样。这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,是因为陈寿在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里有两段评论。一段是向晋武帝进献《诸葛亮集》时说的:“然亮才於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,理民之幹,优於将略。”另一段是结尾的史官评论:“然连年动众,未能成功,盖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欤!”


陈寿

因此,千百年来一直有人认为,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不行。不过在我看来,这纯属阅读理解有问题。因为陈寿说的是,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跟自己的政治才能相比要低一些。这当然是完全说得通的,历史上军事才能跟诸葛亮在同一量级的能数出一些,而政治才能跟诸葛亮在同一量级的就屈指可数。好比有个学霸语文考了100,数学考了99,你就说他数学是渣渣,你难道不是糊涂虫吗?


让我们完整地看一下陈寿对诸葛亮的总评。在结尾的那句“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”前面,他说的是:


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,抚百姓,示仪轨,约官职,从权制,开诚心,布公道;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,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,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,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;善无微而不赏,恶无纤而不贬;庶事精练,物理其本,循名责实,虚伪不齿;终於邦域之内,咸畏而爱之,刑政虽峻而无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。可谓识治之良才,管、萧之亚匹矣。”


请大家做一下阅读理解,还有比这更高量级的评价吗?


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,诸葛亮的军事水平究竟怎么样。首先应该承认,诸葛亮虽然取得过很多场神奇的胜利,但在战略层面没有实现克复中原的目标,在战术层面有街亭的大败,所以他的军事成就肯定不是最高的。跟韩信、李世民相比,差距就很明显了。这两位是真正意义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,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都完全取得了成功,而且在神奇的胜利方面也不次于诸葛亮,背水列阵破赵和三千破十万的虎牢关之战都令人惊叹。


然而,诸葛亮的北伐没能成功,首先应该说是因为国力相差太远。以一州对九州,不被灭都算不容易了,居然还敢打出去,居然还打得有声有色,胜多负少,这不能不说是统帅个人超常规的军事才能部分补偿了国力的大劣势。


三国鼎立形势


国力劣势造成的一大后果,在我看来是极大地降低了容错率,也就是说一点点失误都承担不起。例如错用马谡失街亭固然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败,但其实类似的、甚至更严重的失败曹操一生数不清有多少。在《后出师表》里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总结:


“曹操智计,殊绝于人,其用兵也,仿佛孙、吴。然困于南阳,险于乌巢,危于祁连,逼于黎阳,几败北山,殆死潼关,然后伪定一时耳。况臣才弱,而欲以不危而定之,此臣之未解三也。曹操五攻昌霸不下,四越巢湖不成,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,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,先帝每称操为能,犹有此失,况臣驽下,何能必胜?此臣之未解四也。”


其实真正的区别就在于,曹魏的国力基本面有优势,所以无论多少次失败总可以很快地爬起来,只要不是当场挂了就行。而蜀汉是小本经营,左支右绌,所以经不起一次失败。从这个角度,就很容易理解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什么被否决了。这种行嶮侥幸的主意相当于拿蜀汉的命运孤注一掷,诸葛亮怎么可能同意呢?


华容道曹操大笑


顺便说一下,《后出师表》不见于《诸葛亮集》,所以一直有真伪的争议。不过在我看来,无论《后出师表》是谁写的,这篇文章本身都非常精彩,结尾的那句“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”更是千古名言,单凭这一句就足以不朽。


《后出师表》还有一个奇妙的旁证,来自诸葛瑾的儿子、吴国辅政大臣诸葛恪。他在东兴大捷后希望起兵北伐,而东吴的许多大臣反对,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跟这些人辩论,说曹魏的实力增长得比吴蜀快得多,应该趁着敌人还没有占据压倒性优势早日出兵。这篇文章中有一句就是:“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,未尝不喟然叹息也。”家叔父是谁?当然就是诸葛亮。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是什么?看起来就是《后出师表》,因为那里的基本论点跟诸葛恪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。


诸葛恪


还有一点可以反衬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之强的,是司马懿的表现。司马懿其实也是杰出的军事奇才,在对诸葛亮之外的所有对手时都是横扫。例如诸葛亮去世后,司马懿说平定公孙渊需要“往百日,攻百日,还百日,休息六十日,大约一年足矣”,然后果然在一年内消灭了公孙渊。当此之时,司马懿的挥洒自如俨然有诸葛亮的风范。正因为这样,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仅凭自己的威名就震慑住了曹爽。


司马懿一生当中,只有跟诸葛亮对阵时束手束脚。每次刚正面都失败,甚至蜀军撤退时追击都能失败,送掉了张郃这样的名将。既不能打,也不能追,最后司马懿就下定决心以不变应万变,坚守不出,一心要拖死诸葛亮,甚至搞出了千里请战、奉皇帝之命坚不出战的奇观。请大家想想,敌人的兵力比你强,统帅也很强,还铁了心要防守,对这种稳健到家也赖皮到家的打法你能怎么办?


司马懿

所以诸葛亮创造了一个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:以远少于敌人的资源,最大的难题竟然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守住,也不是把战争打到敌人的地盘上,最大的难题竟然成了引诱敌人出战!甚至自己的每次撤兵、每次示弱,都可以理解为诱敌,用自己作为诱饵,千方百计请你出战。因此有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”,司马懿的应对还是十分稳健的,把不追贯彻到底。可以脑补一个画面:诸葛亮拽着司马懿的衣服说,求求你出战吧,我保证不打死你(我只想烧死你)……司马懿拼命摆手:不了,谢谢,我还想留着这颗脑袋呢!


在世界战争史上,有一个可堪一比的人物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陈庆之,以七千人大破三十万,在戏剧性上更强。不过陈庆之的奇迹只持续了不到一年,在源源不断的敌军进攻下毕竟还是全军覆没,仅以身免,在可持续性上就远不如诸葛亮了。


另一个可堪一比的人物,是迦太基名将汉尼拔。他出人意料地翻越阿尔卑斯山,把战争打到了罗马的领地,然后如有神助般地打赢了每一场战斗,包括以四万全歼八万的坎尼会战,打得罗马陷入绝望。汉尼拔最终的失败,只是因为罗马采用了费边的坚壁清野战略,迦太基没有熬过罗马强大的国力。


透纳的名画《暴风雪: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》


然而,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不是毫无胜机的。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,诸葛亮生于181年,司马懿生于179年,司马懿还比诸葛亮大两岁!真正的区别在于,司马懿活到251年,享年72岁,诸葛亮只活到234年,享年53岁。如果两人的寿命颠倒一下,诸葛亮熬死司马懿,也许还是有搞头的。


在这方面,有一个比较公允的评论来自吴国大鸿胪张俨的《默记》,见于《诸葛亮传》的注释。张俨说:


“孔明起巴、蜀之地,蹈一州之土,方之大国,其战士人民,盖有九分之一也,而以贡贽大吴,抗对北敌,至使耕战有伍,刑法整齐,提步卒数万,长驱祁山,慨然有饮马河、洛之志。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,仗兼并之众,据牢城,拥精锐,无禽敌之意,务自保全而已,使彼孔明自来自去。若此人不亡,终其志意,连年运思,刻日兴谋,则凉、雍不解甲,中国不释鞍,胜负之势,亦已决矣。昔子产治郑,诸侯不敢加兵,蜀相其近之矣。方之司马,不亦优乎!”


最后我想说的是,诸葛亮跟管仲、萧何、韩信、李世民、曹操、司马懿等人的对比,归根结底并不重要。因为跟他们比的只是才干,而诸葛亮的层次已经超越于此。一个有趣的例子见南梁的《殷芸小说》:东晋桓温征伐蜀地时,见到一位诸葛亮时期的小吏,年龄已经上百岁了。桓温问他:“诸葛丞相今谁与比?”可想而知,他希望小吏的回答是:就是你桓大将军!结果小吏的回答是:“葛公在时,亦不觉异。自葛公殁后,正不见其比。”


诸葛亮最大的成就并不是政治或军事或任何一方面的才能,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,代表了一种做人做事的模式。例如从前秦的王猛到民国的白崇禧,甚至到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,以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,许多人都曾经被比作当代孔明。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,就把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作为座右铭。于敏进入氢弹研究组后的第一个成果,是发现制造氢弹不需要生产氚,他的合作者何祚庥院士把这项工作比喻为“火烧博望坡”(于敏与氢弹(三)何祚庥谈于敏如何研究氢弹 | 袁岚峰)。


于敏


事有一时的成功,有一世的成功。诸葛亮没有获得自己当时的成功,但获得了后代万世的成功。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运筹帷幄、算无遗策,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为了伟大的事业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


■ 扩展阅读:

脱离资源空谈体制是思维懒惰者的常见病 | 袁岚峰

于敏与氢弹(三)何祚庥谈于敏如何研究氢弹 | 袁岚峰

一进校门看到周总理,我不禁热泪盈眶 | 科技袁人

台积电南京扩产是好事还是坏事?测试一下你是诸葛亮还是王明、博古、李德 | 袁岚峰


■ 作者简介:本文作者袁岚峰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,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,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,“科技袁人”节目主讲人,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,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,入选“典赞·2018科普中国”十大科学传播人物,微博@中科大胡不归,知乎@袁岚峰(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yuan-lan-feng-8)。
■ 责任编辑:羊羊

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